把所有的窗戶打開,不要拒絕風兒的暢蕩。
三月的風,帶著陽光的溫度,泥土的沁香,輕輕撫摸著我的肌膚,直至浸潤我的每個骨節(jié)。
這些日子,不再寂寞了,蛙聲已不知何時從窗外的田野,傳入耳際。白天或夜里,多了這份天然的享受,煩悶的心便釋然許多。
當?shù)谝豢|春風輕輕拂過大地,喚醒了沉睡的花草樹木,蛙兒們也感受到了春的氣息。它們從漫長的冬眠中蘇醒,迫不及待地加入到春天的大合唱中。
傍晚時分,夕陽的余暉將天空染成橙紅色,田野間開始彌漫著一層淡淡的霧氣。此時,蛙聲便悄然響起。起初,只是零星的幾聲,“呱呱”,仿佛是蛙們在試探著,小心翼翼地向這個世界宣告它們的歸來。但很快,聲音便越來越密集,越來越響亮,匯成了一片宏大的樂章。
靜心細聽這蛙聲,是很有章法的。先是重如鼓聲一陣亂響,后為齊聲如和弦舒緩如波濤起伏,輕輕蕩漾,再是似有若無的余音,聽來無聲勝有聲。如交響樂章高低層次分明,如古典詩韻平仄有致。池邊一陣,田間一陣,叫人聽得如入仙境。
那蛙聲,清脆而響亮,像是無數(shù)個小鼓在同時敲響。每一聲都充滿了力量,穿透了寂靜的夜空,在田野間回蕩。它們的叫聲此起彼伏,交織在一起,形成了一首獨特的交響曲。有時,蛙聲會突然停頓一下,整個世界仿佛都陷入了短暫的寂靜,讓人的心也跟著懸了起來。但緊接著,更加熱烈的蛙鳴又會再次響起,仿佛是在告訴人們,春天的腳步是不可阻擋的。
若是在月夜聽蛙鳴,那才是絕好的消受。點上一支煙,于走廊上徘徊,趁著月光看遠近景色,綠蔥蔥黑勤勤。滿耳是低調卻不低沉的旋律,美妙的音符如藍空之星于眼前閃爍,叫人揣想,這人間的美其實不在人,而在大自然的神奇造化。
蛙聲也勾起了我童年的回憶。那時,每到春天,我總會和小伙伴們一起跑到田野里,去尋找蛙聲的源頭。我們沿著田埂奔跑,腳下的泥土松軟而濕潤,散發(fā)著清新的氣息。終于找到那一群群歡快歌唱的蛙兒時,心中充滿了喜悅和興奮。我們蹲在池塘邊,靜靜地觀察它們,感受著它們帶來的歡樂。
三月正是雨季,走出去,走進這綿綿的酥雨中,不要怕雨淋。讓這帶著花香的甘霖,清洗你身上的每個毛孔——直到五臟六腑。讓焦渴已久的心靈,痛痛快快地享受一次春的桑拿。來到池塘邊,水草豐茂,蛙兒們在水中歡快地游弋。它們時而浮出水面,鼓起腮幫子,大聲鳴叫;時而潛入水底,只留下一圈圈漣漪。月光灑在水面上,波光粼粼,與蛙聲相互映襯,構成了一幅如夢如幻的畫面。
三月正是風季,走出去,走進這徐徐的春風中,不要怕風吹。走出這鋼筋水泥森林般植滿空間的城市,走向廣闊的原野。不要被桃紅杏白占據(jù)了雙眼,仔細留意腳下的每一寸泥土,那拱破硬殼的嫩芽,定會帶給你一份驚喜。
三月正是播種季,走出去,走進這松松的沃土中,不要怕臟了鞋。在城市里生活,是很難懂得這蛙鳴的可愛與美妙的,即使聽到,也很難想到泥土的芬芳,想到泥土之上的植物臨風搖曳的姿態(tài),想到果的甜蜜、谷的馨香。你可以走向農(nóng)田,幫莊稼人扶扶犁、整整地,嗅嗅新翻泥土的清香,仔細閱讀父輩們那張溝壑縱橫的蒼臉和滿是老繭的雙手,想想中國擺脫貧困的歷程,也許會更珍惜餐盤中粒粒糧食的來之不易。
此時此刻,仔細聆聽蛙聲,會發(fā)現(xiàn)其中蘊含著無盡的生命力。每一聲鳴叫,都是蛙兒們對春天的贊美,對生命的熱愛。它們在告訴人們,經(jīng)過了漫長的寒冬,生命依然堅強,依然充滿希望。蛙聲也像是一種召喚,召喚著大地萬物從沉睡中醒來,迎接新的生命輪回。
布谷、布谷……不倦的布谷又泣聲四起。蛙聲和著布谷聲響起的時候,便是農(nóng)忙的開始了。夜里,想著今年該怎么種植和收獲的莊稼人,是否也能如我一樣,在這蛙聲中安然入睡?這是熱烈而滿懷希翼的信號,每一只蛙都在提醒:播種正當時,切莫錯過喲!
作者簡介:
山里人,實名彭昌輝,中國散文學會會員,湖南省作協(xié)會員,湖南省作協(xié)生態(tài)文學分會會員,湘西州作協(xié)生態(tài)文學委員會副主任,曾出版過長篇小說《洌洌酉水》、散文集《望鄉(xiāng)》《夢回大秦》等。
?? ?轉自:湖南生態(tài)文學
編輯:陳鳳
校對:廉治齊